1、选择题 下列的哪项事实,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
A.牛奶喝进胃内
B.肾脏集合管收集尿液
C.服用驱虫药
D.注射胰岛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A牛奶喝入胃:牛奶只能停留在胃表层,被胃壁细胞阻挡,吸收后才能进入内环境;B空气吸入肺泡:得经过气体交换才能进入血液进入内环境;C服用驱虫药:同A;D注射胰岛素:通过针头将胰岛素注射进皮层细胞所生活的组织液,然后再经过血液循环送到作用部位。故答案选D。
考点:内环境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首先识记内环境的概念,然后逐一分析选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供给全面的营养
B.提供能源
C.维持血浆的浓度
D.提供水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过程可发生在肝脏细胞中和肌肉细胞中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过程⑦形成的氨基酸只能是非必须氨基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②过程只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错;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只能抑制②③过程,B错;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只能促进②③过程,C错;故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请据图判断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是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CO2最高的部位是5
D.2处中的O2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O2浓度高于4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1是毛细血管壁细胞,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细胞表面,A错误。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产生CO2的部位,是CO2浓度最高的部位,CO2是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图中的4,C错误。2中的氧气达到4首先出红细胞膜,穿过单层膜,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这一过程氧气要进入血管壁细胞,再从血管壁细胞出来,过2层膜,再通过单层细胞膜进入4,共穿过4层膜。2是携带氧气的结构,是氧气浓度最高的场所。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C.人大量失血后,有头晕症状
D.炎热的夏天,人体汗腺分泌增加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定的有关内容。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的状态。题中BD选项符合题意,而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人大量失血后,有头晕症状不属于稳态。故本题选B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