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菌和蓝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而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所有细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
C.二者细胞中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都有拟核,拟核中有染色体
D.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但有核糖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蓝藻细胞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自养生物;而细菌的种类比较多,如硝化细菌是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生物,硫细菌、铁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大多数细菌属于异养生物,故AB两项错误。另蓝藻和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但有拟核,拟核中无染色体,C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一种二肽,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M,则M的R基的化学式是
A.—C5H9NO4
B.—C3H5NO2
C.—C5H7O2
D.—C3H5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推出氨基酸的化学式是C2H4NO2R,二肽是由两个氨基酸脱去1个水分子形成的,故两个氨基酸的总C、H、O、N数目是二肽的化学式(C8H14N2O5)+1H2O,再根据丙氨酸的R基可推出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2H4NO2+ CH3,进而可推出另一个氨基酸的分子式及R基(C3H5O2)。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脱水缩合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德国两位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后人根据分别于1838年和183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综合为以下要点,其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有它自己的生命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是在显微镜下发现的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错误。细胞是在显微镜下和实验研究分析共同发现,D错误,本题选AC。
考点:细胞学说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
C.线粒体与高尔基体
D.中心体与线粒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细胞内共有8种细胞器,其中无膜有中心体和核糖体,双层膜的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余的是双层膜。
A、染色体不是细胞器;C、线粒体有双层膜,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
考点:考查膜性细胞器。
点评: 此类题目较为简单。从细胞器的分类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总分子质量为1548。那么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是多少条?
A.2
B.4
C.6
D.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