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促使癌细胞凋亡可用于治疗癌症。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如考虑起始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90对碱基
B.93对碱基
C.75对碱基
D.78对碱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假设氨基酸的个数为M,则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列:120×M-(M-1)×18=3078,求出M=30,若考虑终止密码子,则mRNA中最少含有31个密码子,说明基因中最少含有93对碱基,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表达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A.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
B.核膜、叶绿体、赤道板
C.细胞板、线粒体、核仁
D.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根尖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在中期时,核仁、核膜不存在,赤道板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结构;在有丝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染色体、线粒体和细胞壁是存在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上清液中出现微弱放射性的原因是噬菌体裂解
B.搅拌的目的是把细菌内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
C.分离后的上清液主要是子代的噬菌体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沉淀中出现微弱放射性的原因是还有蛋白质外壳未脱离细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上清液中出现微弱放射性的原因是部分噬菌体还未侵入细菌,搅拌的目的是把细菌表面的噬菌体衣壳和细菌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主要是噬菌体的衣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健康成年人中,红细胞的形成只是在
A.胸骨、肋骨和椎骨
B.大腿和小腿骨
C.肝
D.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形成随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而有所不同,胚胎时期最早是由胚外间质细胞分化而成。随着胎儿长大,肝脏参与制造红细胞,之后脾也参与,5个月后,骨髓成为制造红细胞的器官。婴儿诞生后,骨髓成为唯一的红细胞制造场所。成年后,只有扁骨的红骨髓具有制造红细胞的机能。胸骨、肋骨与椎骨均属于扁骨一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