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把萌发的种子放入暖水瓶中,几小时后暖水瓶中温度的变化是
A.温度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温度高低交错出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萌芽状态中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强,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能量除了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大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使温度升高。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些小分子物质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进入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细胞需要该物质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某些膜蛋白是依赖于ATP的载体分子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小分子物质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说明该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转运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且消耗能量(ATP),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动物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
B.动物细胞中糖、脂肪、蛋白质均可被分解提供能量
C.动物肌肉细胞不含有无氧呼吸的酶
D.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元和肌糖元均可被分解为血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大有机物均可分解,但分解供能的顺序是有差异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实验前叶片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对叶片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接着再光照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下表结果:

请回答,光照后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哪一组叶片?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多少
A.丁,7 mg
B.丙,5 mg
C.乙,3 mg
D.甲,10 m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一定要注意重量的变化是指与实验前已知的重量进行比较,因此丁组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有机物最多为:4-1-(4+2)="10" mg,丙组为9 mg,乙组为7 mg,甲组为5 mg,由于丁组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有机物最多,所以氧气产生量也最多,乙组为7 mg即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7 mg。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增加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与RuBP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三碳酸分子增多、RuBP减少
B.三碳酸分子增多、RuBP增多
C.三碳酸分子减少、RuBP增多
D.三碳酸分子减少、RuBP减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