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质粒能成功转入植物细胞,并将质粒上的一部分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中。下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转化获得抗除草剂大豆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②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后,需要利用DNA连接酶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该过程与质粒上含有__________有关。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组成上还必须含有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_和标记基因。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过程③经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为了检测通过④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5)过程④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
(6)为了获得脱毒的抗除草剂大豆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__________。
(7)过程④采用的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和__________等育种过程中。
参考答案:(1)限制酶切位点
(2)启动子;终止子;检测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花粉管通道法
(4)对幼苗喷施除草剂,观察其生长情况
(5)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
(6)这些部位很少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害
(7)单倍体育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细菌的基因能“嫁接”到棉花细胞内,其原因是_____。
(2)以上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________法。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________,还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相比诱变育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突出的优点,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仍不能取代传统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相比,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主要具有________的优点。
(4)某棉农在食用了该抗虫棉种子压榨的棉子油后,出现鼻塞流涕、皮肤瘙痒难忍等症状。停用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该现象很可能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细菌和植物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②有互补的碱基序列
(2)农杆菌转化? 目的基因是否插入了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NA分子杂交技术
(3)目的性强? 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生殖隔离界限? 操作简便易行
(4)过敏反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单倍体育种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
[? ]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
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表示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用花药离体培养
B.由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杂交和测交
C.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D.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