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过程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的有
①氧气的产生 ②C3的生成 ③[H]的利用④ATP的产生 ⑤ADP的产生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2、选择题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30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D.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
3、连线题 某农科院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某经济作物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改良,期望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为研究该作物改良后的效果,分别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一:将生长状况一致的普通植株和转基因植株分别放置在相同适宜条件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一所示(忽略光照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研究二:将转基因植株放在恒温环境中,研究在不同光照下转基因作物对外界CO2利用率(表观光合量/外界CO2量)。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一(已测得在黑暗中释放的CO2量为0.6μmol/h,每次实验保持外界CO2浓度不变)。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简图表示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形成转基因幼苗的过程: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_________。
(2)若转基因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则对应图一中的曲线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从表一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在光照强度为1Klu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6μmol/h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2Klux时该作物对外界CO2利用率为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是
[? ]
A.水的光解
B.电子传递
C.光能的吸收
D.ATP 的水解
5、选择题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个小时,然后让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的一半变蓝
C.曝光的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