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研究发现,酸雨除了破坏叶绿体的结构外,还能破坏叶绿体中的色素。为了比较不同色素对酸雨的敏感程度,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和器材:长势相似的2年生龙眼植株、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蒸馏水、722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滴管等
实验步骤:
(1)模拟酸雨处理叶片
①.利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蒸馏水配制pH分别为4.5、4.0、3.5、3.0、2.5的模拟酸雨。
②.取6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______和10mL模拟酸雨。
③.用打孔器取龙眼叶圆片若干,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圆片50片。
④.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处理适宜时间后,取出叶圆片,用蒸馏水冲洗3次后待用。
(2)色素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①.将每支试管中的50片圆片分别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加入_________,再各加入10mL,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②.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放有单层尼龙布的漏斗中过滤,将滤液分别收集到另6支试管中,试管口用棉塞塞严,以防止__________。
③.利用722分光光度计分别间接测定6支试管滤液中相关色素的含量,并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果: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
①.若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则Rf值(色素在滤纸条上的上升距离/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距离)最大和最小的色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生物圈稳态的角度分析,酸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生理过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3H标记亮氨酸,分析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途径
C.用18O标记CO2,探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来自于CO2
D.用3H标记尿嘧啶,研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3、选择题 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好氧性细菌起指示作用
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C.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
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条件
4、选择题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见下图)。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两人每抓完一次并作统计后,都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重复抓取。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的过程
B.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根据多年对豌豆等植物性状遗传的研究,通过假说一演绎的方法提出了遗传学的两条基本规律
B.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眼色性状遗传的分析,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正确性
C.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得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对解释生物性状的稳定性遗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