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酶
B.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C.防止氧气进入坛内
D.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制作泡菜的过程就是使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因此应防止氧气进入坛内,以免引起其他好氧细菌的繁殖。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右下图表示植物的根对矿质离子吸收受到土壤pH的影响。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相符合的是?

A.甲图所示在一定pH范围内,K+吸收速率随土壤pH升高而加速
B.乙图所示在一定pH范围内,NO3-吸收速率随土壤pH升高而降低
C.植物吸收K+与吸收NO3-的最适pH不同
D.在适宜的pH下,植物吸收的K+与NO3-基本相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甲、乙两图中看不出D项所述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分析错误的是

A.ab段DNA含量上升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gh段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C.cd段核DNA含量下降一半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分裂导致DNA平均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
D.fg段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对,ab段表示DNA复制,此时DNA含量上升;B项对,gh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对,cd段表示由于细胞分裂导致DNA平均分配,DNA含量下降一半;D项错,fg段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此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有丝分裂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用甘蔗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过程,溶液颜色变化依次为蓝色、红棕色、砖红色沉淀
②观察细胞中脂肪微粒、细胞质的流动以及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均需使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结果
③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④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⑤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须用活细胞作实验材料
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胀破过程都发生了渗透作用
⑦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时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加,再置于清水时细胞吸水能力逐渐下降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甘蔗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故无法用于还原性糖的鉴定,①错误;细胞中脂肪微粒、细胞质的流动以及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均需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②正确;?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因为观察这个过程不需要看到细胞内部,只要看到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相对移动即可,③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故不能用于质壁分离实验,④正确;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必须用活细胞作实验材料,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水解时细胞已经死亡,⑤错误;渗透作用是水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所发生的扩散,故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胀破过程都发生了渗透作用,⑥正确;由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细胞会失水,失水后细胞液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加强;而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下降,故吸水能力逐渐下降,⑦正确。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相关实验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光合作用产生的氢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分别用于
A.氧化氧气和二氧化碳
B.氧化二氧化碳和氧气
C.还原二氧化碳和氧气
D.还原氧气和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氢是还原剂,用于二氧化碳的还原,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