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间期有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
C.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有利于进化
D.人体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不能合成DNA聚合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 为双链,两条链间以氢键连接,RNA 为单链,但也有双链区域,如 tRNA 三叶草构象,双链区域也含氢键,A 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发生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B正确;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酶提高了复制的精确度,使DNA突变的频率降低,不利于生物的进化,C错误;记忆细胞在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裂分化,增殖过程中进行DNA复制,需要合成DNA聚合酶,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突变意义,酶的作用、本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以及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运用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含31P和32S的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标记元素32P和35S的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元素有
A.31P、32P 、32S
B.31P、32S、35S
C.31P、32P、35S
D.32P、32S、35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P是组成DNA的元素,S是组成蛋白质的元素;
2、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细菌体内,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3、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来源于细菌;
4、合成的蛋白质外壳含有35S, DNA含有31P、32P;选C。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因素能引起癌变的有?
①电离辐射? ②X射线 ③过氧化氢④紫外线 ⑤苯⑥肿瘤病毒? ⑦碘液? ⑧砷? ⑨醋酸
A.①②③⑦⑧⑨
B.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⑥⑧
D.③⑤⑥⑦⑧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因素。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有: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已发现150多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已知某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为GAU,它转运的是亮氨酸,可推知亮氨酸的密码子是
A.CUA
B.GAU
C.GAT
D.CT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若下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分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区域对应的两条单链分别为白眼基因和红眼基因
B.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眼基因位于细胞质内
D.白眼基因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碱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图可知,S区域对应的两条单链同为白眼基因,故A错;而B正是基因的定义,正确;白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位于细胞核,所以白眼基因位于细胞核,C错;基因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D错。
考点:本题考查DNA和基因的关系以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