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①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②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③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④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⑤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增加空气温度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有利于提高呼吸作用强度,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NADP+
B.电能转化的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TP和NADpH中
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
D.光照条件下某些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不管什么季节,叶绿体中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错。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等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很多实验中须先制作玻片标本,再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观察:培养根尖→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B.叶绿体观察:取苔藓小叶→制片→观察
C.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D.质壁分裂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有丝分裂观察:
1、取材:取根尖2~3 mm;
2、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
3、漂洗: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
4、染色: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
5、制片:使细胞分散开来;
6、观察:使用低倍镜观察的目的是找到分生区细胞,使用高倍镜观察的目的是观察得更清楚;故选A。
考点:有丝分裂观察。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一罐用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酵母菌,由于混入氧气,酵母菌就可进行两种细胞呼吸,假使全部酵母菌都在分解葡萄糖,且两种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度相等。当罐内产生的CO2与酒精的mol数之比为2∶1时,有多少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A.1/2
B.1/3
C.1/4
D.1/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氧呼吸,二氧化碳和酒精的比是1:1,所以无氧呼吸产生1份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产生1份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1:2。所以无氧呼吸消耗0.5份葡萄糖。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1:6.所以有氧呼吸消耗1/6份葡萄糖。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的为1/4,本题选C。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难度较大,会写有氧无氧呼吸的方程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为正确控制变量,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试实验的变量的控制。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其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实验组和对照组应有所不同,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相同。由此可得,本题为正确控制变量,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②③。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