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0、600和100个,那么,在这个种群中, A基因的频率为
A.60%
B.50%
C.40%
D.3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频率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中该基因出现的几率。这个种群中, A基因的频率为(300×2+600×1)/(1000×2)=60%。选A。
考点:基因的频率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了解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增大,病菌向抗药性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抗性基因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其抗药性能力较强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细菌通过变异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在使用药物时,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抗药性强的有利变异得到保存,这一现状通过遗传不断积累,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抗菌素使得抗性基因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选B。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相同的是
A.变异、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条件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是对其的完善和补充: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行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属于容易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70%、30%
B.50%、50%
C.90%、10%
D.80% 、 2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种群中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70%+10%=80%,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10%+10%=20%。
考点: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以下所列脊索动物与高等元脊椎动物的共同特点中哪一组是正确的?
A.脊索、后口、次级体腔
B.肛后尾、三胚层、两侧对称
C.咽鳃裂、两侧对称、次级体腔
D.后口、三胚层、分节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脊索、咽鳃裂和背神经管是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此外还具有一些次要的特征:密闭式的循环系统(尾索动物例外),心脏如存在,总是位于消化道的腹面;尾部如存在,总是在肛门的后方,即所谓肛后尾;骨骼如存在,则属于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其它的特征如:后口(胚胎期原肠胚的原口一端成为胚胎的后端,与原口相反的一端另外形成口称为后口),两侧对称、三胚层、真体腔和分节性等特征则是某些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也具有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