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中为四种植物(Ⅰ、Ⅱ、Ⅲ、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阴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Ⅰ
B.Ⅱ
C.Ⅲ
D.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植物Ⅳ在较弱的光照下,其光合作用的效率达到最高的强度,且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作用的强度反而会下降,说明植物Ⅳ最适于生活在阴蔽的条件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经过了很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列科学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先后顺序
A.普利斯特利? 鲁宾和卡门? 英格豪斯? 卡尔文
B.英格豪斯? 普利斯特利 ?鲁宾和卡门? 卡尔文
C.英格豪斯? 鲁宾和卡门? 普利斯特利? 卡尔文
D.普利斯特利? 英格豪斯? ?鲁宾和卡门? 卡尔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不知道更新何种气体。
2.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证明: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即光合作用条件需要?光 。
3.1785年,随着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和吸收的气体分别是O2和CO2。
4.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实: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5.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6.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距离滤液细线由近到远的颜色依次为
A.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B.黄色、橙黄色、黄绿色、蓝绿色
C.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
D.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中层析液是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距离滤液细线由近到远的颜色依次为黄绿色(叶绿素b)、蓝绿色(叶绿素a)、黄色(叶黄素)、橙黄色(胡萝卜素)。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制作时要把科学性、准确性放在第一位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作为观测目标
C.取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吡罗红和甲基绿染色并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呈现绿色的DNA分子
D.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黄绿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应该属于物理模型;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会产生CO2,所以B项错误;C项中把整个实验过程的顺序弄反了,应该是先制作临时装片,再染色,观察。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1.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2.出现放射性排列的细丝? 3.中心体发生倍增? 4.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2—3—1—4
B.2—4—3—1
C.3—2—4—1
D.2—3—4--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周期的顺序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复制发生倍增;前期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故本题选C。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相关变化,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