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条件下培养。
(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条件下进行。
(4)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应当怎样操作?__________。
(5)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______,应该保持________等不变(至少答两项)。
2、连线题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该污染物通过___________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下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________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3、连线题 下图是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划线接种的培养结果。图中在_________(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是______个细菌。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用编号表示)。

4、探究题 微生态活性制剂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添加剂,能改善虾体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虾体生长。有人通过实验对芽孢杆菌制剂对凡钠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请利用所给材料用具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用具:体重相近的健康凡纳对虾200尾;无芽孢杆菌的颗粒饲料;分别添加0.5%、1.0%、3.0%和5.0%芽孢杆菌制剂的各种颗粒饲料;70cm×70cm×100cm水池若干(流水养殖,培养时间为一个月);电子天秤。
(1)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将凡纳对虾随机分为 _______组,每组_______尾,称取每只虾的重量后,分别置于70cm×70cm×100cm水池中,流水养殖。
②.对照组每天饲喂适量的不添加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实验组每天相同时间饲喂 _颗粒饲料。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个月后,_________ ,记录并求出平均值。
(3)研究人员利用一定的方法对上述实验中凡纳对虾肠道内三种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对胃蛋白酶来说,______________浓度的芽孢杆菌制剂最有利凡纳对虾生长和降低生产成本。

5、选择题 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由上可知: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 ]
A.酶B、酶C、酶A
B.酶A、酶C、酶B
C.酶A、酶B、酶C
D.酶C、酶B、酶A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