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如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DCPIP(蓝色)+H2O
DCPIP—H2(无色)+O2为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浓度为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填表)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min。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观察结果:离心后试管1、试管2、试管3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
(3)实验分析与思考: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能使DCPIP变为无色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在C4植物的叶绿体中,________(化合物)相当于DCPIP。C4植物较C3植物在光照强烈、干旱环境下仍能进行较强的光合作用是因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试管2、3的次序可以调换)

(2)①.无色、蓝色、蓝色(试管2、3的现象与表格中要一致) ? ②.光照和叶绿体
(3)维持叶绿体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4)NADPH? C3? ?C4植物固定CO2的酶与CO2的亲和力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
[? ]
A.光合作用吸收O2,放出CO2
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
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_______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______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__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___________,以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使_______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CO2固定。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时
(2)BF? ?D? ?E
(3)光照强度逐步减弱? ?ATP? ?[H]? C5
(4)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CO2原料的供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如图所示,瓶口密封,密闭的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生物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考虑CO2和O2在水中的溶解度。请回答:

(1)此装置放在黑暗处,A处液面将______;若把此装置放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A处液面将____。
(2)开始实验时,植物生长良好,后来则停止生长,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若把烧杯内的水换成NaOH溶液,并且给予充足的光照,一段时间后,A处液面会____,原因是____。
(4)若把植物换成小白鼠,把烧杯内的水换成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A处液面会_______,增加或减少的气体是____。
参考答案:(1)不变? 不变
(2)CO2浓度
(3)下降 CO2被NaOH吸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正常进行,消耗O2,产生的CO2又被NaOH吸收
(4)下降? CO2、O2均减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图中E 、F两曲线表示在液体培养液中培养两种不同小球藻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随着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两种小球藻的呼吸强度不同,F的呼吸强度高于E
B.C点表示两种小球藻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C.E小球藻对光的利用率高于F小球藻
D.当光照强度等于D时,限制两种小球藻培养液氧气含量增加的因素可能是环境的温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