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内共生起源”学说被普遍接受(如图所示)。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线粒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

A.线粒体内含有DNA和RNA,在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
B.线粒体在细胞内可以运动,并大量集中在代谢旺盛部位
C.线粒体的外膜成分与细胞的其他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
D.吞噬现象普遍存在,如白细胞吞噬病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线粒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这种细菌和前真核生物共生,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演化成了线粒体;线粒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发生是由于质膜的内陷,再分化后形成的。B选项说明线粒体的功能提供能量与“内共生起源”学说不符合。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A.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B.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达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个一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故ACD均正确,答案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约为原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则该细胞可能是
①人的肝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酵母菌细胞?④大肠杆菌细胞?
⑤人的成熟红细胞?⑥菠菜叶肉细胞
A.①⑤
B.②⑤
C.③⑥
D.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酵母菌细胞、菠菜叶肉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系统、膜的基本骨架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人体细胞中,核孔数目比较多的是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红细胞
D.皮肤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B.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过程中表现了细胞全能性
D.真核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线粒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所以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但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等没有叶绿体结构,却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都有叶绿体,A正确。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不能构成生物膜系统,B错误。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过程中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真核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三种,D错误。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