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所需ATP的来源、主要呼吸类型分别是:
A.线粒体、葡萄糖、有氧呼吸
B.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无氧呼吸
C.线粒体、乳酸、有氧呼吸
D.细胞质基质、乳酸、无氧呼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红细胞摄取葡萄糖属于易化扩散,没有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释放少量能量,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答案选B。
考点:人体的主要能量物质和无氧呼吸。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氧浓度为a和b时细胞产生CO2的场所相同
B..当氧浓度为a和d时细胞呼吸的过程相同
C..当氧浓度为a、b、c、d时细胞呼吸都产生[
D.]和ATP
E..当氧浓度为a、b、c、d时分解有机物都不彻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C6H12O6→2酒精+2CO2+能量
A. 氧浓度为a,产生CO2的量等于酒精量,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氧浓度为b时,CO2量大于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
B.当氧浓度为a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浓度为d无酒精产生,只进行有氧呼吸;错误。
C.当氧浓度为a、b、c、d时细胞呼吸第一阶段都能产生[H]和ATP;正确。
D.当氧浓度为a、b、c时存在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都不彻底;当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分解;错误。
考点: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点评:呼吸作用是重点和难点,平时应该加强学生辨别比较和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绿藻细胞内有氧呼吸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D.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水的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A错;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时,无氧呼吸旺盛,故不利,应贮藏与低氧环境中,B错;绿藻细胞属真核细胞,其内有氧呼吸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C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水的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D错。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
C.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
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在一昼夜24小时内有所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FG段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略有下降, 故A错误;A点和E点对应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同,说明两者的有机物相同,故B错误;D点后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则D点之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故C错误;与A点相比,K点的二氧化碳含量低,说明经过一昼夜后有有机物的积累,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及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主要是由于
A.暗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B.暗反应仍进行,三碳化合物被还原,生成了有机物
C.光反应仍进行,形成[H]和ATP,促进了C3的形成并得到积累
D.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C3不能被还原,积累了C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将植物突然停止光照,这时光反应减弱,产生的ATP和【H】的数量减少,C3不能被还原,积累了C3,从而导致绿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