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从真核细胞中的mRNA分析得知.尿嘧啶占14.5%,腺嘌呤占7.5%,,那么用来转录此mRNA的双链DNA分子中G、C之和占
A.78%
B.56%
C.30%
D.28%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A+U=22%,得G+C=78%,从而DNA中的G+C=78%。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细胞分裂两次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条
A.20
B.40
C.10
D.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玉米体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和亲代细胞一样,所以细胞分裂两次后,子细胞中有染色体20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个质粒如何获得多个抗生素基因?
A.转座作用
B.结合作用
C.转录作用
D.转化作用
E.转导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称转座子,转座子改变位置的行为称转座,第一个转座子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麦托林托克在玉米中发现,现已证实果蝇、啤酒酵母与大肠杆菌等染色体以及多种细菌质粒上也都有不同类别的转座子存在。
1974年,R.W.Hedge等人研究了质粒抗药性基因(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这个基因是可以转座的,是可以由一个质粒向另一个受体细胞质粒转移。转座子转座不是本身的移动,而是复制出来的新拷贝的转移。带有不同抗药性基因的转座子在细胞质粒之间的转座会导致多价抗药性质粒的形成。
转座子插入某一基因中,可以使这一基因发生突变。而且由于转座子常带有抗药基因,所以还常使用同一位置上出现的抗药基因。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
A.存在肌动蛋白
B.进行ATP的合成
C.进行DNA的复制
D.存在血红蛋白基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肌动蛋白是肌肉细胞特有的蛋白质,其形成表明细胞已发生分化;进行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DNA复制,此时不发生分化;血红蛋白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
考点:细胞分化的实质。
点评: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科学家为了研究抑制基因表达的机制,在基因启动子后插入一段颠倒的转录区序列(如图所示),导致新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因分子内部形成互补区而失去功能。对该操作描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在细胞外实现了人工基因突变
C.干扰了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
D.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内部靠A—U、C—G配对形成互补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一段颠倒的转录区序列插入DNA分子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由于人为增加了一些碱基,导致其基因突变;该新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内部靠A-U、C-G配对形成互补区,进而干扰了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