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Ⅲ-1与Ⅲ-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 ]
A.0、1/9
B.1/2、1/12
C.1/3、1/6
D.0、1/16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下图为人类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

请回答:
(1)仅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利用遗传图解简要说明原因。(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写出与解答问题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即可。)
(2)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为__________;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Ⅲ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为_________。
(3)如果将该系谱图中一个表现正常的个体换成患者,便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系谱图,而且根据新系谱图,就可以确定该致病基因位于哪种染色体上。请写出这个个体的标号和致病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写出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1)

(2)1? 1/4
(3)Ⅱ4(或答Ⅲ5),常染色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B.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Ⅱ7的基因型为EeXdY
C.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后代两病皆不患的几率为2/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对“以31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该有不含32P的大肠杆菌
B.控制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D.该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后,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低,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培养时间过长
B.培养时间过短
C.搅拌不充分
D.离心时转速过高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32P标记后,正常情况上清液中只有噬菌体外壳(蛋白质不含P),因此没有放射性,沉淀中有被注入噬菌体DNA(含32P)的大肠杆菌,因此有放射性。
若培养时间过短,则有部分噬菌体没将DNA(含32P)注入大肠杆菌,离心后它们留在上清液中;若培养时间过长,则有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部分噬菌体DNA一条链含32P),离心后它们也在上清液中,这两种情况上清液都会带有放射性。
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参B2P45第1节第5行起)都是设法将空外壳和被注入噬菌体DNA的大肠杆菌分开;若搅拌不充分,极端情况可设为所有空外壳均附着在大肠杆菌上进入沉淀,则上清液无外壳也无放射性,即使搅拌充分,在培养时间适宜时,进入上清液的也只有空外壳,也没有放射性,所以搅拌程度并不是上清液有放射性的决定因素。
离心是利用比重不同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在培养时间适宜时,转速高低只影响上清液空外壳集中程度,影响沉淀中被注入噬菌体DNA的大肠杆菌的集中程度,并不影响放射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