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
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
C.遗传物质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D.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在实验中,科学家可以用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
B.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之前,要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
C.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50代以内的细胞
D.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100%的复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因此不能通过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A错误;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该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C错误;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其细胞核基因来自于体细胞,但是细胞质基因来自于卵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只棕色的猛犸是动画片《冰河世纪2》的主角。《科学》杂志却对猛犸的毛色提出了质疑。莱比锡的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从43万年前的猛犸骨骼中提取到“某物质”发现猛犸也完全可能是一身金毛。“某物质”最可能是
A.氨基酸
B.脱氧核苷酸
C.DNA
D.mR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DNA携带有遗传信息,据此可推知生物性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B.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C.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由此可知,图中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乙→乙的全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故选AB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曲线1。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改变某条件后,收集数据可绘制出曲线2。则改变的条件是?

A.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B.增加土豆片的数量
C.将温度提高到80℃
D.将针筒换成容积更大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形可知改变条件后最终释放的气体量减少,故是底物减少即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降低,选A。增加土豆片的数量是增加了酶的浓度,只能加快气体产生速率,但不会改变最终气体量,故B错误。温度提高到80度酶会失活,但过氧化氢会自行分解,只是速率很慢故C错误。针筒换成容积更大的,不会有任何影响,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