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工诱变没有改变基因突变的本质,却增加了突变的方向
B.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并导致了自然界所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
C.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出结论N,则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2、连线题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过程(1)表示的是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3)图中(3)过程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_____细胞的途径。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________处理,使细胞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细胞,再将______溶于缓冲液中与该种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转化。
(4)大肠杆菌B可能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也可能没有质粒导入其中。筛选出含质粒或重组质粒的细菌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把已经导入了普通质粒A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成功地把微生物的固氮基因整合到小麦的DNA分子中。该项生物技术属于
[?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工程
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
4、简答题 限制性同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株泛指可传代的细胞,细胞系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株
B.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克隆培养法
C.DNA连接酶能够将不具黏性末端的2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属于克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