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细胞膜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免疫和细胞通讯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细胞是胰岛β细胞,高血糖可促进其分泌胰岛素
B.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则电信号可通过Ca2+的跨膜运输而转化为化学信号
C.若该细胞表示肝细胞,胰岛素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D.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不能识别自身的MHC分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糖升高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A正确;在神经细胞中,电信号可通过Ca2+的跨膜运输而转化为化学信号,B正确;胰岛素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肝细胞中糖元的合成,C正确;免疫细胞可以识别自身的MHC分子,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交换与信息传递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为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脂肪
C.腺苷三磷酸
D.腺苷二磷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直接提供能量”,在生物体内,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即腺苷三磷酸,C项正确;葡萄糖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A项错误;脂肪是细胞内的贮能物质,B项错误;腺苷二磷酸是ATP水解之后形成的产物,它和ATP可以相互转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为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③均具有光合色素
B.①②③均具有合成ATP的酶
C.②具有运输三碳糖磷酸的载体蛋白
D.①处生成的CO2可扩散至③处被利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可知,①是线粒体内膜,②是叶绿体内膜,③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合色素存在于③类囊体薄膜,②上没有色素,A项错误;①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③是光反应的场所,二者均有ATP的生成,故①③上具有合成ATP的酶,但叶绿体内膜没有,B项错误;光合作用合成的三碳糖磷酸有一部分会运出叶绿体,所以②具有运输三碳糖磷酸的载体蛋白,C项正确;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才有CO2产生,场所是在线粒体基质,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扩散运输到叶绿体基质中被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及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膜上有协助Na+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B.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没有进行膜与膜的融合
C.细胞膜上可以发生抗体(体液免疫产生的)与SARS病毒的特异性结合
D.在安静状态下,肌肉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A.细胞膜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神经细胞膜上有协助Na+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正确。
B.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是通过具膜小泡的形式进行膜与膜的融合,故不正确。
C.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分布在血清中,所以抗体与SARS病毒的特异性结合不是发生在细胞膜上,故不正确。
D.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肌肉细胞,所以在安静状态下,肌肉细胞仍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故不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 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 7℃?⑤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全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 ⑥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⑧将本尼迪特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
A.全部不正确
B.有一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有三个正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根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①错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②错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原核细胞具有细胞结构,没有形成的细胞核,③错误。各种酶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一般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是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的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的酶可高达70℃,④错误。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⑤错误。只要具有两个肽键以上的化合物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⑥错误。本尼迪特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需要水浴加热,才能显示砖红色沉淀,如果没有水浴加热,显示淡蓝色,⑦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