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的厌氧呼吸和需氧呼吸都曾产生的化合物是
A.乳酸
B.二氧化碳
C.酒精
D.丙酮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该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易失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实验的变量是三氯化铁和或氧化氢酶的不同,即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因此本实验的结果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酶的高效性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右图为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具有双层生物膜结构
B.②③代表的场所完全不同
C.①②③ 代表的场所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 [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为细胞质基质,A错误。②③代表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③ 代表的场所都能产生大量ATP,C错误。本题选D。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氧呼吸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有
A.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B.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C.间期结束时DNA数目加倍
D.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点有两个:第一,在前期,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第二,在后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使细胞溢裂成两个子细胞。A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b可表示染色体复制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表示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d→e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