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A.G的含量为30%
B.U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中没有碱基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T,G=C,则A+G=T+C=50%,而A占30%,则G占20%,选C。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计算,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般是不变的,由于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基因存在着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DNA相同,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①一定是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的时期
C.②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已完成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两个时期,故A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①不一定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故B错;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1:2,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这样的比例关系,故C错;③的比例为1:0:1,代表有丝分裂的末期,表示细胞分裂完成,故D正确。故选B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的比例。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下列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茎背光侧生长素为甲图D点浓度,则C点浓度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
B.若乙图表示某细菌的生长曲线,则用连续培养法可延长CD段
C.丙图中刺激b点和c点,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次数是相同的
D.丁图中b、d过程中染色体数加倍都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识图能力。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由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所以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而图中C点对应的生长速度高于D点,则C点浓度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A正确。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用连续培养的方法可保持微生物较长时间的高速生长,B正确。图丙中电流表连接在突触两端,根据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是单向的,即只能由A→B不能由B→A,所以刺激b点时偏转两次,刺激c点时只能偏转一次,C错误。丁图中b过程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加倍都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D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果子狸和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是DNA
B.都是RNA
C.前者是RNA,后者是DNA
D.前者是DNA,后者是R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