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1)将3分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I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______(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_______。
(2)下图为神经-肌肉链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填①~⑦编号)。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遂质受体当作__________,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遂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上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_______。
2、综合题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_;从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种育,其特点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连线题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________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对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________,说明血清中的________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________,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________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________。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__天。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菌。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IH1流感,那么下列对于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5、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M细胞主要在二次免疫时起作用
B.图中“某物质”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该免疫过程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