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C.萨顿的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假说
D.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即将基因与染色体进行类比,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验证了萨顿的假说,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右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A与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转移情况。

下列有关A与B两种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叶肉细胞合成淀粉是在B内进行的
B.A和B内都含有少量DNA,并用转录出的mRNA在细胞质内翻译
C.将目的基因整合到B基因组与整合到核基因组相比,可有效防止基因污染
D.将离体的两种细胞器置于光照适宜的葡萄糖溶液中,上述过程仍可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两细胞器间的气体转移情况,可推断A为线粒体,B为叶绿体。玉米是C4植物,其叶肉细胞C4植物的叶绿体基质就没有全部暗反应所需的酶,暗反应无法进行;C4植物叶片中,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只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所以,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中出现淀粉粒,而叶肉细胞中没有淀粉粒出现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都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翻译的功能,自身DNA的表达过程都是在细胞器内部进行的,B错误。因为精子中几乎没有细胞质,如果将目的基因转移的叶绿体中,外源基因就不会通过花粉与其他非转基因的同种或近缘种植物授粉受精而转入基他植物中去,C正确。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只能利用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来进行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反应;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培养液中的葡萄糖,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细胞的后代差异性最小的是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形成层细胞
D.癌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称为( )

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表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差异,表明发生了细胞分化。细胞生长、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考查细胞分化的概念。
点评:难度较小,理解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体肝细胞内,由DNA控制合成的一组物质是
A.过氧化氢酶、转运RNA、信使RNA
B.胰岛素、消化酶、信使RNA
C.有氧呼吸酶、脂肪酶、转运RNA
D.氨基酸、胰岛素、信使R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DNA控制合成的物质,主要有蛋白质、RNA等。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人体肝细胞内不能合成消化酶、胰岛素等物质,而氨基酸属于小分子物质,一般来源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自身蛋白质的分解和其他物质的转化。在血糖浓度较高时,肝脏细胞不分泌脂肪酶。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