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下列哪项不是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A.体温下降
B.皮肤血管收缩
C.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环境温度低,为减少散热,队员代谢增强,皮肤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
B.抗原刺激T细胞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效应T细胞能裂解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结钠离子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
B.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膜上钾通道开放导致反极化状态
C.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神经纤维传导距离的延长而变小
D.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彼此间相互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图是反射弧的组成模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箭头为兴奋传递方向),据图分析不正确是( )

A.图中共有五个突触
B.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
C.图中最可能标错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箭头C
D.①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必然引起①的兴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共有五个突触结构;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箭头C的正确传递方向应该与图示方向相反,因为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④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可能引起①的兴奋或者抑制。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反射弧的结构图,考查反射弧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C.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
D.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