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原体、大肠杆菌体内b为4种
C.某些酶的组成单位可用b来表示,a为脱氧核糖
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b,a为核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则化合物a是五碳糖,有两种即核糖和脱氧核糖;化合物b是核苷酸,也有两种即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在禽流感病原体体内,因只有RNA,所以b为4种,在大肠杆菌体内,有DNA和RNA,所以b为8种;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所以某些酶的组成单位如用b来表示,则a为核糖;故A、B、C不正确。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所以D正确。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是容易题,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熟悉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5—溴尿嘧啶(5—BU)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5—BU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对。在含有5—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体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不同于原大肠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
B.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
C.培养过程中可导致A/T对变成G/C对
D.5—BU诱发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以看出,5- BU可以作为T,或者是C参与DNA的复制,从而取代原有的T或者C。但是这个被取代的T 或者是 C,并不稳定,当5-BU作为T(酮式)参入时,如果下一次复制时,转换为烯醇式(代表C),DNA聚合酶会为这个碱基配一个G,但原一这个碱基应当为A,所以发生了A/T对变成G/C对。反之也是一样的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原理。
点评:信息题,本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5-BU在更多的时候表现为酮式,因此取代胸腺嘧啶(T)的情况较多,而作为烯醇式(C)的时候较少,但还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当以烯醇式参入时,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使其互补链由G突变为A。其实两者是基本对等的。一边是参入多,突变少,另一边是参入少,但突变多。重点在于,这个物质不稳定,所以才会有突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吸水
B.胀破
C.质壁分离
D.质壁分离复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高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会由于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
考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点评: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会由于吸水而胀破。在高于细胞液的溶液中,会由于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
B.给患肠胃炎引起腹泻的人补充生理盐水,目的是提供能量
C.将鲜奶制成酸奶时,密封盛鲜奶的容器主要是防止空气进入容器
D.人在体育锻炼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但只有含叶绿体或叶绿素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A项正确;给患肠胃炎引起腹泻的人补充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渗透压,B项错误;将鲜奶制成酸奶时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所以密封容器是为防止空气进入容器,C项正确;葡萄糖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新陈代谢,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最基本的代谢活动,下列对呼吸作用的理解错误的是
A.日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呼吸作用也在进行
B.离体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C.密闭干燥的粮仓中,贮存着的小麦籽粒在进行着呼吸作用
D.寒冷的冬季,冬眠的青蛙也要进行呼吸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只要是活细胞,每时每刻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为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小麦籽粒是储存器官,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所以B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