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所以该图只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故A错;垂体细胞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故B正确;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有肝细胞、肌细胞、组织细胞等,故C错;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激素,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也可能是固醇等有机物,故D错。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体液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则

A.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进行肌肉注射后,药物流经人体的途径是:淋巴→甲→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故组织液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故A正确。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不是内环境成分,故B错。与甲血浆相比,乙组织液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低,故C错。进行肌肉注射后,药物流经人体的途径是:乙组织液→淋巴→甲血浆,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和脱落
B.根向地生长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C.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D.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脱落,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A项错误;受重力的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导致根向地生长,B项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气体激素,C项正确;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体内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该图反映出c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所以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它们的分泌均会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调节,而促甲状腺激素又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所以反映了分级调节的特点,故AB正确。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大脑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但不减少散热。所以CD不正确。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中
B.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C.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主要方式是皮肤立毛肌收缩,降低新陈代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人体的温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错误。
B.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正确。
C.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错误。
D.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主要方式是汗腺分泌增加,血管舒张;错误。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问题常规,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