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5.6× 10-6u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
A.5.6×10-6、5.6×10-6和2.8×10-6 ug
B.5.6×10-6、0和2.8×10-6 ug
C.2.8×10-6、5.6×10-6和5.6×10-6 ug
D.11.2×10-6、0和5.6×10-6 u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受精卵与上皮细胞中DNA含量一致;成熟红细胞几乎不含有;精子中的DNA含量减半;“约”要考虑细胞质的少量DN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对凋亡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A.蝌蚪在变态期,尾部细胞将发生凋亡,从而使其能转变成正常的成体蛙
B.细胞的凋亡有助于消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C.细胞的死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调亡完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基因表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翻译时有RNA分子间的碱基配对
B.细胞中mRNA的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种类
C.基因只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模板
D.除原料不同外,转录与DNA复制过程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DNA的两条链上排列顺序稳定不变的是
A.4种脱氧核苷酸
B.脱氧核糖和磷酸
C.碱基对
D.4种核糖核苷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考查DNA双螺旋结构的内容。即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并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氢键相连。DNA分子的稳定性表现在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及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
考点:DNA双螺旋结构的内容
点评:本题帮助学生理解DNA双螺旋结构,基础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3(m-A)个
B.在二次连续复制过程中,共需要3(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
D.需要2n-1(m-A)个
E.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目=T的数目、G的数目=C的数目,由此可推知双链DNA分子中C的数量=(2m-2A)/2=m-A。第二次复制需要的碱基数为(22-1)*(m-A)-(21-1)*(m-A)=2(m-A);A错误。连续两次复制需要的C的数量=(22-1)*(m-A)=3(m-A);B正确。第n次复制时需要的C的数量=(2n-1)*(m-A)-(2n-1-1)*(m-A)=2n-1(m-A);C正确。在n次复制过程中需要的C的数量=(2n-1)(m-A)个;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及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