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连接酶
D.⑤和⑦分别代表腺嘌呤和胞嘧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DNA的结构特点。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④的结构并不是胞嘧
啶脱氧核苷酸,由②和③和下面的磷酸才可以构成;⑨的形成不需要连接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一个体细胞中基因R、S、N、O中都能转录出相应的mRNA
B.由上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N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若利用药物阻止基因S的表达,则基因N和O也不能表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所以果蝇一个体细胞中基因R、S、N、O不一定转录;根据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表达没有联系,所以若S基因不表达,基因N或O可能表达。
考点:本题考查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之间的表达没有联系以及在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所谓干细胞就是?
A.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
B.细胞仍保持全能性的细胞
C.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D.生物体上所有的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干细胞是指动物的胚胎或者某些器官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方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包括专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全能干细胞;故选C。
考点:干细胞。
点评:基础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的识记。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细菌内只要含有P的结构都能被标记,除了DNA外,还有细胞膜、核糖体等结构,因此A选项错误;子代噬菌体的DNA是利用亲代DNA为模板(未标记的噬菌体)利用细菌的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利用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由于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都被放射性物质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故B选项正确;根据DNA复制的过程可知,由于细菌的核苷酸有放射性,因此合成的所有DNA都有放射性,因此C选项错误;64个噬菌体,说明繁殖了6代,总共用了9个小时,说明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是1.5小时,故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 3 :1 比值的是
A.15N 标记的DNA在14N 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 的DNA与含15N 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三肽形成过程中所需的氨基酸数和形成的肽键数之比
D.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5N 标记的DNA在14N 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不含15N的DNA分子有8-2=6个,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 Yy X Yy→3Y_? 1yy,Rr X RR→1R_,所以后代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形成三肽需要3个氨基酸,形成2个肽键;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3个第二极体和1个卵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DNN复制、减数分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及分析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