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纵轴表示DNA含量、横轴表示细胞分裂周期),下列有关此图像中e~f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期细胞中有中心体2个
B.细胞中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极
C.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
D.此期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着丝粒一分为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可知,ac段是分裂间期,bc段进行DNA复制,cd是分裂前期,de段介分裂中期,ef段分裂后期,fg是分裂末期,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无染色单体,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的一种凝血因子基因有186 000个碱基对,其中有26个外显子,25个内含子,能编码2 552个氨基酸,下列叙述没有依据的是
A.翻译该蛋白质的信使RNA碱基数量多于7656个
B.26个外显子的碱基数量约占整个基因的4%
C.转录所形成的mRNA其碱基数大约有93 000左右
D.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非编码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本质与表达。翻译该蛋白质(2 552个氨基酸)的信使RNA碱基数量不少于2 552×3=7656个。26个外显子的碱基数量(7656个碱基对)约占整个基因(186 000个碱基对)的4%。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非编码区(上游)。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果蝇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C.如果含红宝石眼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内含子和非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考点: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是细胞中的
A.蛋白质
B.核糖核酸
C.酶
D.脱氧核糖核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是DNA分子,DNA分子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活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细胞分裂是细胞形成的必然途径
B.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不正常的生命现象
C.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的必然过程
D.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细胞是在老细胞中产生的,胞分裂是细胞形成的必然途径,A正确;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B错误;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的必然过程,C正确;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现象,D正确;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