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当处于a或b点时,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可产生ATP
B.当所处环境中缺镁时,在CO2含量不变的情况下,a点可能降到b点
C.b点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较多
D.a点与b点光合作用速率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叶肉细胞每时每刻都要时进行呼吸作用,所以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可产生ATP,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ATP的场所是叶绿体基粒的囊状结构薄膜。环境中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减少相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会下降。b点与a点相比处于相同光照但CO2浓度低,所以合成三碳化合物量较少,而二者产生的[H]和ATP一样多从而还原消耗的三碳化合物量相同,所以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较少。从图上可知a点与b点光合作用速率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的不同。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浸入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
A.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KNO3溶液的浓度高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洋葱表皮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由于K+和NO3-会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液,导致细胞液浓度变大,洋葱表皮细胞吸水发现质壁分离复原,所以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K+和NO3-会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液。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高出许多,其原因是
A.海带细胞膜为全透性膜
B.碘的通透性强
C.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
D.海水中的碘含量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碘在水中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它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过程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故本题答案选C。细胞膜为选择透过性膜。
考点:主动运输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主动运输的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
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
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中,同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每条链的顶端的磷酸只与统一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相连;除末端的脱氧核糖外,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相连。
考点: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记忆重现。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的B组细胞是分裂间期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故A正确。图1中的C是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时期而图3中的乙丙段没有有丝分裂后期,故B正确。图2中的F变成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发生在图3的乙丙段,故C错误。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