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需要光

[? ]
A.④⑤
B.①③
C.②③
D.②⑤
2、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某植物的绿叶经光照24小时后,然后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
(1)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2)光合作用需要光?(3)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4)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 ]
A.(2)(4)
B.(1)(4)
C.(2)(3)
D.(1)(3)
3、选择题 在如下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4、填空题 下表是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请分析回答:

(1)光照强度为零时,决定植物CO2释放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2)在光照强度达到8Klx后,CO2吸收量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主要是受环境中________的制约。
(3)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CO2吸收量为零。请写出相关生理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 [? ] A.甲和丁 B.丁和甲 C.丙和乙 D.乙和丙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