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俗称屎壳郎)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该蜣螂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蜣螂与普通蜣螂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
A.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C.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D.自然选择和遗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然选择导致形成微小的有利变异,遗传有利于微小的有利变异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大量使用除草剂诱导杂草产生抗除草剂突变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除草剂对杂草进行自然选择,使能抗除草剂的杂草大量繁殖,相应的抗除草剂基因频率增加,?D正确。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点评: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相对独立的海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1代中A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马和驴体细胞的染色体分别为64条和62条,骡是马和驴杂交的后代,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63条,由此可以推测
A.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马和驴的遗传信息相同
C.骡可进化成一个新物种
D.骡无生殖能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骡体内的63条染色体有32条来自于马,31来自于驴,因此这63条染色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骡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产生生殖细胞,因此无生殖能力。从而证明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答案选D。
考点: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