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东北虎和华南虎分别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经过长期的隔离,成为两个不同的虎亚种,这种隔离属于
A.化学隔离
B.形态隔离
C.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多数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来偷吃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A.环境诱导的可遗传变异
B.条件反射
C.种间斗争
D.自然选择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琴鸟的个体之间在繁殖时间上存在着变异,有的在春季繁殖,有的在冬季繁殖;在冬季繁殖的个体由于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而得以生存下去,而在春季繁殖的个体则没有这样幸运;这样一代代的选择、进化下去,就形成了今天的在冬季繁殖的琴鸟;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识记和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女性患者1人,男性患者14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应为:
A.5.17%
B.3.88%
C.15%
D.10.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0名女性职工中,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15人,患者(XbXb)1人, 正常(XBXB)184人。200名男性职工中,患者(XbY)14人,正常(XBY)186人。可以计算出色盲基因(Xb)数目为15+1×2+14=31,这对等位基因(XB+ Xb)总数为200×2+200=600,所以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31÷600×100%≈5.17%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间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X表示变异、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这三者是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为载体,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害虫朝有抗药性方向变异
C.农药对害虫进行了选择
D.以后种群中不会产生没有抗药性的个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