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望梅止渴”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该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酸酶色泽直接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向神经中枢传导。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说明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C.尖端是感光部位
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是否感光,甲幼苗尖端不能感光,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尖端感光,幼苗弯曲生长,说明幼苗尖端感受单侧光,从而向光弯曲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实验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a、b、c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的三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和特征分别是

①酶 ②抗体 ③载体 ④选择性 ⑤特异性 ⑥专一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②①;⑥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过程表示,X物质通过Y载体的协助进入细胞;b过程表示,X物质在Y酶的催化下发生了水解,变成了其他物质;c过程表示X抗原与Y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被消除。因此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感受器和效应器应该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B.所有反射的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
C.兴奋传导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纤维的长度
D.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细胞膜,也可以是肌细胞膜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B点血糖出现下降,是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的原因,同时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的分解补充,肌糖元不能分解产生葡萄糖补充血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糖的调节。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血糖的调节。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