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叶绿体制造的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B.人体内红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将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胀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溶于丙酮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对细胞膜的早期研究中,有一些很重要的实验,为人们认识细胞膜的结构提供了依据。请根据下列实验研究回答问题。
(1)19世纪末,有人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脂溶性(与水的亲和能力差)的化合物比水溶性(与水的亲和能力强)的化合物进入细胞快。这说明组成细胞膜的基本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1925年,荷兰的两位科学家用丙酮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膜中提取组成细胞膜的基本物质,然后将提取的物质放在水槽中制备出单分子层,并测量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发现单分子层的面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据此推测,细胞膜中这种分子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的。
(3)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细胞膜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化学分析,发现细胞膜中除了上述物质外,还有______存在。
(4)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化学物理技术用于膜的研究,人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上述分子的排列状态,并提出了_______模型。请在下框内画出表示细胞膜结构的筒图.并沣明主要物质分子的名称。

参考答案:(1)脂质
(2)两层
(3)蛋白质
(4)流动镶嵌? “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例中能反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的吸收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