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A.脱氧核苷酸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例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体内某细胞正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进行减数分裂的人体细胞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Ⅰ或减Ⅱ后期,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后期时含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Ⅱ后期时也可能含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虽然含有44条常染色体,但只能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正常卵细胞只能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单行排列细胞,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10个细胞
B.控制合成一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最少应是390个
C.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120
D.如果草原上生产者所转化的光能,占照射到该草原上总光能的1%,那么到达次级消费者体内能量最多是0.0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单行排列细胞,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20÷(100÷50)=10个细胞;控制合成一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最少应是65×3×2=390个;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60;如果草原上生产者所转化的光能,占照射到该草原上总光能的1%,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可计算出到达次级消费者体内能量最多是0.04%。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DNA分子多样性和能量传递效率。
点评:本题有较强的综合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计算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若小鼠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用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放入被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杂交瘤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其含有的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40
B.60
C.80
D.16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小鼠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所以用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含40条染色体。又因为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在被35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因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因此其含有的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80条,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融合和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了解细胞融合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无丝分裂中有染色体出现
C.无丝分裂中有纺锤体的出现
D.无丝分裂中有DNA的复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B,无丝分裂中没有染色体出现;C,无丝分裂中没有纺锤体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