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DNA分子含有2m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下列关于DNA复制所需游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复制一次需要(m-a)个
②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3(m-a)个
③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
④复制n次需要2n(m-a)个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已知DNA分子含有2m个碱基,A=T=a个,则C=G=(2m—2a)/2= m—a个。复制n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n—1)(m-a)个,故①正确、④错;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n—1(m-a)个,故②错、③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认真审题,关键在于区分清楚“n次复制”还是“第n次复制”。m代表一个DNA分子中某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则(1)第n次复制时需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2n-1;(2)n次复制共需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2n-1)。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解离的目的是去除细胞壁
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C.用龙胆紫染色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
D.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解离的目的是让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D.(A+T)/(G+C)的比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以二者中脱氧核苷酸种可能不同、碱基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T)/(G+C)的比值可能不同,磷酸二酯键的数目最可能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上DNA分子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位基因中碱基的种类和数量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主要是a阶段
B.e阶段细胞核内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为1:2
C.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a、c阶段
D.若该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则e阶段时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总DNA的5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裂间期中的a、c是蛋白质合成时期,b时期是合成DNA时期,诱变育种运用原理是基因突变,应发生在DNA复制的时期,故A错误。E阶段细胞核内DNA含量恢复,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比为1:1,故B错误。分裂间期中的a、c是蛋白质合成时期,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故C正确。DNA是半保留复制,e阶段细胞核中所有的DNA都含3H标记,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点,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一个白化病(A、a)和色盲(B、b)的遗传系谱图(5、12号为同一种遗传病患者,10号为两病兼患患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8、12号个体可分析得出5号个体患的是白化病
B.1号和10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
C.6号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6
D.13号个体为7、8号夫妇刚生的儿子,该个体不患病的概率为9/3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2号女儿患病,而8号父亲正常,所以12号患的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白化病而不是色盲,因此可以分析得出5号个体患的是白化病。因5号患白化病,所以1号是Aa,又因10号只患色盲,所以1号和10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由于1号和2号正常,所以他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因此,6号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1/2=1/6。故A、B、C正确。7号基因型为1/2AaXBXB和1/2AaXBXb;
8号基因型为AaXBY;所以7、8号夫妇刚生的儿子不患病的概率为3/4×(1-1/2×1/2)=9/16。故D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