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素→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图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该生物膜

A.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理活动
D.在不同时期色素的数量和种类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生物膜含有光合色素,能够吸收转化光能,属于叶绿体类囊体膜。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光反应合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供给其他生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类囊体膜上的色素的数量和种类会发生变化,如叶片衰老脱落时,光合色素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减少。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光合作用为核心考点,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曾把它作为一种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A.蛋白质
B.核酸
C.光合作用色素
D.核糖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蓝藻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具有光合作用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过去曾将它看成一种植物。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
B.神经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胚胎干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结束,所以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选项中胚胎干细胞属于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考点: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细胞周期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人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

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新鲜姜汁可能含有某种酶,该酶能将牛奶蛋白质转化成凝固状态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据表可以证明该酶的最适温度是60℃或80℃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煮沸的姜汁重复实验,牛奶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与不煮沸结果对比可知 ,可能高温使姜汁内发生了某种变化,通过知识迁移,我们易联想到酶的相关知识,A正确;高温时酶因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变性,低温时酶活性低是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而酶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故B错;将等量姜汁在相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故C错;本实验只是选了几个温差较大的温度作为自变量来讨论,没有进行较小范围的验进一步梯度实验,故D错。错误的叙述为BCD.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