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
(1)取自热带不同环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的实验:
原理:在高温、干旱和强光照下,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密闭钟罩内CO2浓度逐渐降低,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______________条件培养。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预期实验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加以进一步验证。
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
结论:如果视野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则乙是C3植物;如果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则乙是C4植物。
参考答案:(1)原理: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生长良好,而C3植物不能。
方法:高温、强光照和干旱…。
结果:①.乙植物与甲植物生长状态相似? ②.乙植物逐渐枯萎,而甲依然健壮
对结果的分析:若出现第①种情况,乙植株为C4植物;出现第②种情况,乙植株为C3植物。
(2)没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有叶绿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向上移
D.当植物缺镁时,b点的位置将左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________。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________;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_________。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参考答案:(1)栅藻、水绵和菹草
(2)菹草? 颤藻
(3)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
(4)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 ? 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连线题 为探究夏季晴朗天气条件下,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得一昼夜玻璃罩内该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如图乙。

(1)在一天中甲刻度管中液滴右移到最大值的时刻是乙的________点。
(2)c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和消耗氧气的具体部位依次是_______;?图乙中a点高于b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
(3)e与f相比,e时刻C3的合成速率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液滴的移动的数据如下。
|

乙中与该组实验数据相对应的可能是____________段。
参考答案:(1)18(g)
(2)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a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
(3)慢;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CO2
(4)de或f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则图中一天内池水中CO2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