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按要求制作含2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那么该同学需要制作长方形、五边形、圆形塑料片的数量依次为
A.20、20、20
B.30、30、30
C.40、40、40
D.20、30、4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考查DNA双螺旋结构。含2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包括40个脱氧核苷酸,长方形、五边形、圆形的塑料片依次代表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所以都需要40个。
考点:DNA双螺旋结构
点评:以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及脱氧核苷酸组成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面是几个同学对基因表达的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在真核细胞中,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完成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所以转录成的mRNA多,从而翻译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D.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相同,但RNA和蛋白质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甲乙丙二种遗传病均为隐性,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某夫妇丈夫的父亲正常,母亲患甲病,弟弟患乙病,妻子有一个妹妹同时患二种病,父母正常。分析这对正常夫妇生一个孩子无病的概率为
A.20∕27
B.4 ∕27
C.5∕54
D.13∕5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人类遗传病上的应用。
因甲乙二种遗传病均为隐性,且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某夫妇丈夫的父亲正常,母亲患甲病,所以该丈夫的基因组成中有AaB?;因某夫妇丈夫的弟弟患乙病,而父母不患乙病,所以该丈夫的基因组成是AaBb的几率为2/3;因有一个妹妹同时患二种病,而父母正常,所以妻子的基因组成是AaBb的几率为2/3×2/3=4/9。
这对正常夫妇生一个孩子不患甲病的几率是1-2/3×1/4=5/6,这对正常夫妇生一个孩子不患乙病的几率是1-2/3×2/3×1/4=8/9;因此这对正常夫妇生一个孩子无病的概率为5/6×8/9=40/54=20/27。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起始密码子是指
A.DNA上决定决定翻译的起始的碱基序列
B.核糖体上决定氨基酸的碱基序列
C.信使RNA上决定翻译的起始的碱基序列
D.DNA上决定决定转录的起始的碱基序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起始密码是指信使RNA上决定翻译的起始的碱基序列。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空间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是因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引起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a,c代表有丝分裂间期, X射线照射诱发基因突变,主要是作用于间期DNA的复制,b,d代表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在分裂期的前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正确。图2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在a时酶分子空间结构不发生改变,只是活性较低,B错误。图3中bc段下降是由于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而de段则是光照强度降低,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但是这两段中光合速率都大于呼吸速率,C错误。图4的纵坐标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故cd段是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导致染色体:DNA由1:2恢复为1:1,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酶、光合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