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下面是对上述三图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
A.图a是增长型,从图c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B.图a、图b、图c都是衰退型
C.图b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D.图a、图b、图c都是稳定型
2、选择题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
[? ]
A.29条
B.360条
C.390条
D.394条
3、综合题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方式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量与田鼠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
(5)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4、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
A.某地区每年新增人口的个体数
B.某地区每平方米草地中某种杂草的数量
C.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D.某河流中每平方米鱼类的数量
5、选择题 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
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则鼠妇的种群数量为
[? ]
A.60只
B.100只
C.80只
D.40只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