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算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__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下表中的数据是在有氧情况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
条件一:无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条件二: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条件三: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5℃。
(1)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酵母菌常用的培养液用马铃薯浸汁1000mL,加葡萄糖20g配制成。有同学据此认为酵母菌生长只需要碳源和水。你认为对不对?理由是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如果显微镜视野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连线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温度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h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
4、选择题 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5、选择题 下图是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O点时酵母菌的接种量会影响酵母菌的发酵速率
B.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C.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P点以后酵母菌数量下降只与酒精浓度有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