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
B.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
C.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
D.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
E.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F.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G.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等于个体衰老,故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变化,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视网膜母细胞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才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由此可见该突变属于隐性突变,A错误。RB基因存在时,编码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B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突变蛋白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连续分裂,细胞周期缩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细胞的癌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能利用基础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日本京都大学生物学家把c—Myc等4个关键基因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并已成功诱导出小鼠的神经细胞、心血管细胞等。以下有关“iPS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iPS细胞”可以诱导分化成小鼠的多种组织细胞,因为具有小鼠完整的基因组
B.可以通过检测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来确定“iPS”细胞分化与否
C.分化成神经细胞后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用于临床
D.iPS细胞与其诱导产生的神经细胞遗传物质有所差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因为含有完整的基因组。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
C.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个碱基、一个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共同构成且每形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个;双链DNA分子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链接也需要连接物。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需要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个数为N+N-1=2N-1(N为组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脱氧核苷酸数),则DNA分子中需要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个数为4N-2。由题干“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知“组成该DNA分子片段的脱氧核苷酸数为8个即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能搭建出44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有利于提高该过程效率的是

①可以同时转录多条mRNA ②多个核糖体上共同完成一条多肽的合成 ③多条多肽链可以同时进行合成 ④有些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多聚核糖体共同参与多条肽链的合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