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A.试管的大小
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
C.催化剂不同
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实验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自变量是催化剂不同(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气泡产生的快慢),试管的大小和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是无关变量。故答案选C。
考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点评:基础题,本实验是证明酶的高效性;分组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自变量,实验产生的现象是因变量,与实验有关但各组都相同的条件是无关变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要获得大量优质苗,必须无性生殖,才能保留亲本优良性状。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为无性生殖的营养生殖,故A能。花粉粒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再离体培养会产生性状分离,故B不能。
幼芽嫁接为无性生殖,故C能。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故D能。
考点:本题考查无性生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适宜比例
B.如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失去了全能性
C.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会大不相同
D.植物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要注意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故A正确;去除细胞壁之后获得的原生质体能表现出全能性,故B错误;不同种类的植物或同种植物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遗传性的差异,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不相同,故C正确;植物的愈伤组织经过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许多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人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

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新鲜姜汁可能含有某种酶,该酶能将牛奶蛋白质转化成凝固状态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据表可以证明该酶的最适温度是60℃或80℃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煮沸的姜汁重复实验,牛奶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与不煮沸结果对比可知 ,可能高温使姜汁内发生了某种变化,通过知识迁移,我们易联想到酶的相关知识,A正确;高温时酶因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变性,低温时酶活性低是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而酶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故B错;将等量姜汁在相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故C错;本实验只是选了几个温差较大的温度作为自变量来讨论,没有进行较小范围的验进一步梯度实验,故D错。错误的叙述为BCD.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叶绿体的成分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光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质中
B.光反应阶段能使NADPH转变成NADP+
C.分解水的部位在类囊体膜中,利用ATP和NADPH的部位在基质中
D.光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为ATP的合成和NADPH的生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吸收和转化光能的色素都位于类囊体膜上,A错误;光反应阶段能使NADP+转变成NADPH,B错误;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为ATP的合成和水的光解,能量变化为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