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凋亡受基因的控制,细胞衰老不受基因控制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内的DNA量始终保持不变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
D.同一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各种细胞遗传信息不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衰老和细胞凋亡都受基因的控制;A错误。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恶性增殖,DNA量周期性变化;B错误。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可以将细胞看成是一个球,R为细胞的半径,球的表面积公式:4πR2,球的体积公式:4/3πR3?,那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为:4πR^2/(4/3πR^3) ="3/R" ,随着细胞的生长, R增大,所以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减小;C正确。同一生物体各种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都是来自于受精卵,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和②过程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酸和氨基酸
B.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C.人体中的所有细胞均有核糖体,核糖体按照信使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
D.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细胞内的mRNA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是转录过程,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②翻译过程,原料是氨基酸,故A错;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故B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故C错;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两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
B.乙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C.该动物可能是雌性,且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D.甲细胞发生变异的原因是交叉互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并且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因此乙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由于乙细胞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因此有两种情况:次级精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因此该动物可能是雌性,且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C正确;甲细胞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突变,D错误。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及基因突变,属于对识图、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分别将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混合,经过保温、搅拌、离心,再将沉淀出的大肠杆菌继续在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并对其释放出的子代T2噬菌体进行检测。下列对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选择噬菌体做该实验是因为其结构中头部只含DNA,尾部只含蛋白质
B.对噬菌体进行放射性标记,需进行两次细胞培养
C.子代T2噬菌体中小部分含35S,大部分含有32P
D.使用32P标记后,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强弱与其保温时间成正相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噬菌体做该实验是因为其结构只有DNA和蛋白质外壳;A错误。对噬菌体进行放射性标记,需进行两次细胞培养,才能获得两条链都被标记的DNA分子;B正确。子代T2噬菌体中不含35S,少部分含有32P;错误。该实验要求短时间保温,若保温时间过长,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出现反射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意在考查实验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某mRNA有90个碱基,其中A+G占40%,则转录成mRNA的一段DNA分子应有嘧啶?
A.28个
B.42个
C.56个
D.90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mRNA有90个碱基,则相应的DNA中应含有180个碱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的嘌呤数量=嘧啶数量=DNA碱基数目的一半,即90个。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