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请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通过影响靶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起作用的
B.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胰高血糖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减少
D.健康人进餐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并趋于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胰岛素是通过影响靶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影响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形成,从而产生作用的,B正确;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需要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但不消耗ATP,表明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通过实验并不能得出胰高血糖素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减少的结论,C错;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于是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升高,起降血糖作用,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浓度降低,最后趋于稳定,D正确。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血糖调节的要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液体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有关
B.③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①中液体有蛋白质,④中液体没有蛋白质
D.②中的CO2浓度比③中的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②、③、④中的液体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其中的HCO3-、HPO42-有关,A正确;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可以作为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的物质参与体液调节,B正确;CO2从细胞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自由扩散的规律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D正确;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但淋巴中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质,C错。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内环境知识的要点的理解、识记能力、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
D.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①~⑤分别是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囊泡、突触间隙。突触小泡中的物质(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消耗能量ATP,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兴奋的传导;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先后经过电流计指针,则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线粒体中基因遗传时属于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特点,即其中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外祖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
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口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
C.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不宜多吃油腻食物,可多吃糖类食物
D.该男子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恒定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男子的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糖尿病,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故A错;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多,说明机体缺少甲状腺激素,故B正确;血脂含量高,不能多吃糖类食物,因为糖类可以转化为脂类物质,故C错;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具有多种性质,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类物质的特性?
A.异物性
B.大分子性
C.特异性
D.不变异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原的有关知识,作为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