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通过对四条不同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这种细菌产物并非是该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
②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曲线中,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在稳定期产生的,由此可见,这种细菌产物并非是该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故①正确;乙曲线中,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而血糖浓度最高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不一定最低,故②错误;Mg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丙曲线中,c点时Mg的吸收速度降低,但仍在吸收,这意味着叶绿素仍在合成,因此叶片没有变黄,故③错误;丁曲线中,d点时芽的生长速率大于0,说明此时的植物生长素仍能促进芽的生长,故④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数量增长规律、血糖调节、叶绿素的合成和生长素作用特性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Na+
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甲状腺激素、氧、尿素、氨基酸、二氧化碳、Na+、、Ca2+、葡萄糖、尿酸、胆固醇等都是内环境成分。消化酶属于大分子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道内,属于外界环境中;呼吸氧化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脂肪在消化腔中或贮存在皮下、肠系膜,大网膜,这些物质不在内环境中。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
A.防止声音入耳
B.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
C.防止灰尘入耳
D.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耳的卫生保健。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以便能继续比赛。该药物作用的结构最可能是
A.神经中枢
B.突触
C.感受器
D.效应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种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但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它的作用部位在
A.突触
B.轴突或树突
C.细胞体
D.神经纤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结构,故不选BCD三项。突触不受损伤是因为药物可以作用于突触间隙,使递质无法到达突触后膜,之后药物被降解。间隙是一个空间概念,当然在药物降解后不影响原有的功能。
考点:兴奋的传导
点评:本题要求审清题意,运用排除法解题,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