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C.a物质可能是乙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物质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a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物质的运输方向相反,故b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由于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故A正确,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氨基酸也是主动运输,故B错误;乙醇、氧气跨膜方式是自由扩散,故C错误;水分子、甘油跨膜方式是自由扩散,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A点和B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自变量是温度和距离,因变量是气泡产生量。
A.移动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改变光照强度,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正确。
B.A处距离改变不影响气泡,而温度改变则气泡明显变化,所以限制因素是温度;B点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太远,无论何种温度,都没有产生气泡,所以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正确。
C.B点没有产生气泡,说明伊乐藻能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正确。
D.若培养液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变,需要提高光照强度,向左移动;错误。
考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光补偿点。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一个实验中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夏天光照强烈的中午时段,植物叶片内C3和C5的含量变化是
A.C3增加
B.C5也增加
C.C3减少
D.C5也减少
E.C3增加
F.C5减少
G.C3减少
H.C5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夏天光照强烈的中午时段,气孔部分关闭,CO2吸收量下降,但是光反应保持不变。CO2减少时,C5化合物无法与CO2结合而积累,导致C5增加。没有CO2,C3化合物生成量减少。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将某人的肝癌细胞在实验室中繁殖成一个细胞系,该技术属于基因工程技术
②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③基因工程中常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载体
④基因工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⑤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了“超级细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将某人的肝癌细胞在实验室中繁殖成一个细胞系,该技术属于细胞工程技术,①错;基因工程的载体有质粒和动植物病毒,②正确;基因工程中常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载体,以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进行缝合,③正确;基因工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④错;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并表达,以获得人们想要的性状,创造出了“超级细菌”, ⑤正确。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若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中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中G的数目为C的1/2倍
C.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中G:T=1:2,则另一条链中C:A=2: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的化学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磷、糖在外为骨架,碱基在内。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双链螺旋结构,极性相反平行)。结构特点:①稳定性: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A-T、C-G配对。②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数目成百上千。③特异性:每种生物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所以A、B、C、都正确。D选项中,若一条链中G:T=1:2,则另一条链中C:A也为1:2。故D不正确。
考点:DNA分子结构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